农村金融机构如何优化信贷结构
2023-11-23 15:53:25   来源:金融时报   评论:0 点击:

  近年来,随着互联网在农村基本实现全覆盖,原先缺少网点优势的大中型金融机构,发挥规模、成本、技术等优势,持续下沉扩面,将触角延伸到乡村,农村金融机构经营环境陡变,生存空间被挤压,竞争压力日益增加...
  近年来,随着互联网在农村基本实现全覆盖,原先缺少网点优势的大中型金融机构,发挥规模、成本、技术等优势,持续下沉扩面,将触角延伸到乡村,农村金融机构经营环境陡变,生存空间被挤压,竞争压力日益增加。
 
  农村金融机构如何发挥自身优势,深耕市场,以便通过不断优化信贷结构,在应对市场竞争的同时,巩固并拓展农村市场份额?
 
  要坚持向下深耕。不同体量的金融机构,定位不同,服务的客群也不一样,需要构建层次分明、优势互补、竞争合作的银行机构服务格局。众所周知,一家资产规模不超过百亿元的农商银行,要想提供单笔一亿元的贷款,需要慎之又慎;而对头部金融机构而言,这点贷款根本不算事。农村金融机构虽无法与大中型银行比规模优势,但也拥有决策链条短,网点多且分布广以及人熟地熟情况熟等优势。只要将优势充分发挥,农村金融机构一样可以活得很好。这其中,发挥人海战术,向下深耕,就是拓展生存空间的有效途径之一。以前,竞争压力不大,10万元、5万元信贷额度的微小客户,农村金融机构深耕不够,服务不充分,这些客户的融资需求一般通过熟人、民间借贷或小贷公司等途径解决。随着大行下沉,特别是大行在普惠金融方面持续发力,“掐尖”“挖根”后,农村金融机构必须调整发展思路,俯下身子,将客户服务层级向下拓展,通过深挖数量更庞大的微小客群信贷需求,精准营销,做自己最适合和最擅长的事,把面扩大,把量做多,把根扎深,把市场稳住,把竞争力提升。
 
  要坚守做小定位。农村中小银行是离农民最近的金融机构,更是金融支农支小的主力军,“服务本地、服务‘三农’和小微企业”,不仅是农村金融机构的定位,也是其职责与使命。农村金融机构要守土有责,就应当专注做小做散,深耕普惠金融市场,通过专业化、差异化、特色化错位发展之路,拓宽业务护城河,提升业务增长极,为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的金融动力。在农商银行发展历程中,一些农商银行曾热衷做大,认为做大可以节省成本,提高放贷效率。事实证明,小体量的农村金融机构,只要一单大额贷款出现不良,就需要相当长时间消化,因此,坚守做小定位,不仅是体量限制,也是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。
 
  要坚持向偏拓展。“偏”就是偏门冷门,所谓偏门冷门,就是小众行业、新兴产业、新型市场、新发展模式等。与传统农村信贷业务日益萎缩相比,偏门冷门行业或产业,是与现代农业相伴而生的新潮流、新方向、新趋势,信贷需求旺盛。而一个“新”出现的行业或产业,通常一开始规模不大,客户不多,风险点不易把控,比较冷门,并不会获得大中型银行太多关注,因此市场竞争不激烈,是农村金融机构另辟蹊径、抢先一步进入的好时机。当然,向偏拓展,需要眼光和责任担当,更需要匹配相应金融产品和服务,这就需要农村金融机构深入调研、设计一揽子对接方案,在控制风险的同时,帮助企业发展,推动行业或产业做大做强。
 
  扩大信用贷款。资金短缺的农户、个体工商户或小微企业,在贷款时往往因为没有自担保能力、缺少抵押物而难以获得银行信贷资金,但这是信贷需求很大的“长尾群体”,只要提供合适信用产品,信用贷款就能快速放量。当然,受制于信用信息获取渠道的有限,农村金融机构在信用贷款投放上,规模一直难以做大。2023年10月11日,金融监管总局有关负责人表示,未来将组织开展小微企业信贷质效提升系列行动,包括首贷拓展、信用贷提升和“伙伴银行”行动,面向无贷企业拓展金融服务,研发小额信用贷款产品,逐步建立“信贷+”的综合金融服务模式,使更多金融机构成为小微企业成长的伙伴。在这里,监管部门既提到了“信用贷款提升”,也提到了“研发小额信用贷款产品”,说明对农村金融机构扩大信用贷款规模的政策环境是非常友好的。不仅如此,国务院最新印发的《关于推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》也强调,将“加强公共信用信息共享,持续推进农村支付环境建设,完善知识产权质押、动产融资登记等基础平台,优化信用生态环境”,这也为农村金融机构信用信息获取提供了更多政策保障。农村金融机构若能发挥线上和线下优势,一方面通过线上与相关政府部门进行信用信息共享,另一方面线下发挥走村串户的人海战术优势,多渠道收集信息,建立农户信用信息档案,全覆盖进行信用评级,那么,扩大信用贷款发放规模和覆盖面,并非难事。农村金融机构也只有充分把握政策机遇,大力发展信用贷款,才能在提升客户信贷可获得性的同时,优化信贷结构,让自己在农村生根扎根、枝繁叶茂。
 
  向下深耕、坚守定位、向偏拓展、做大信用贷款……农村金融机构只有多措并举,持续优化信贷结构,才能获得更多发展空间。也只有心无旁骛、持续不断优化信贷结构,农村金融机构才能一方面避免与大行正面竞争,减轻竞争压力,另一方面让贷款端价格少降、缓降,提升高息贷款占比,进而在提高经营业绩的同时,让自身平稳度过经济下行期,在厚积薄发中,为未来发展积蓄更多增长后劲。

相关热词搜索:金融机构 信贷 贷款

上一篇:海南首笔“粮保贷”落户琼海 “政银保”携手促农增收
下一篇:最后一页

评论排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