年利率3%!消费贷换“卷”法,最高可贷百万!20家银行狂揽4.25万亿消费贷,交行年增15
2025-04-09 08:49:42   来源:搜狐财经   评论:0 点击:

  消费贷新产品来了!额度最高100万,年利率3%!  进入4月,伴随着主流银行消费信贷产品利率全面回归3%以上合理区间,持续两年的低利率价格战正式鸣金收兵。但市场竞争未曾停歇,以额度提升、期限优化为核心...
  “消费贷新产品来了!额度最高100万,年利率3%!”
 
  进入4月,伴随着主流银行消费信贷产品利率全面回归3%以上合理区间,持续两年的低利率“价格战”正式鸣金收兵。但市场竞争未曾停歇,以额度提升、期限优化为核心的新一轮市场争夺战已然拉开大幕。
 
  搜狐财经问询多家银行最新消费贷产品发现,多家银行已推出最高授信百万元的产品,还款期限可选最高等额本息5-7年。
 
  搜狐财经统计数据显示,2024年度,20家已披露消费贷最新数据的上市银行共发放消费贷款4.25万亿元,较2023年末增长6251.65亿元、增幅17.26%。其中,10家上市银行增速超过10%,交行、农行、建行年增量超过千亿元;平安银行等6家银行消费贷规模收窄。
 
  利率重返3%时代,额度百万、5-7年期限成新标配
 
  近两年,在房贷需求收缩与有效信贷不足的行业背景下,个人消费贷款异军突起,成为银行零售业务的新增长点。
 
  为抢占市场份额,各大银行纷纷展开多维渠道的营销轰炸,电话、短信、朋友圈广告“你方唱罢我登场”;“利率优惠券”“产品打折券”更是层出不穷,裹挟着消费贷利率从“3时代”持续下探,至跌破2.5%关口。
 
  在此次调息之前,消费贷“利率战”可以说已到白热化阶段。如招商银行、江苏银行、宁波银行、北京银行等产品利率已低至2.58%,萧山农商行更是最低达到2.4%。
 
  这场以低利率为武器的“价格战”,最终在2025年4月迎来拐点。据多家银行客户经理透露,早在3月30日,其便从各类渠道获悉消费贷利率将回调至3%以上的消息;3月31日,已有部分客户表示收到了银行信贷经理打来的电话,通知其尽快完成提款。
 
  “额度最高50万,首次申请利率低至3%,现可享受最长五年等额本息或最长三年先息后本还款!”清明节假期后,多家银行已完成消费贷产品调整。
 
  利率方面,招商银行“3.05%闪电贷利率券”已推送至诸多用户券包,杭州银行宝石贷广告显示年化利率3.06%,另有多家银行客户经理均向搜狐财经表示,目前利率最低是3%。
 
  额度和期限方面,3月21日,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正式发布《关于发展消费金融助力提振消费的通知》,宣布个人消费贷款额度最高提至50万元、期限最长延至7年。
 
  目前,据搜狐财经了解,北京银行线下可办理最高额度达100万元的消费贷产品,线上申请则额度最高为50万元;交通银行客户经理表示最高额度为80万元;江苏银行客户经理表示额度最高100万元。
 
  江苏银行客户经理表示,对应的资质要求为:年龄18-57周岁,征信要求信贷负债不超100万,当前无逾期。不过,该客户经理也表示,“最终额度按照客户综合资质出的”。通常来讲综合资质通常是结合征信情况、工作单位等因素判定。如社保单位是A类企业或银行白名单企业,往往拥有更高资质。
 
  据悉,A类企业包括:机关与事业单位、银行保险证券基金公司及其分支机构、国有垄断企业(电网、烟草、通信行业等垄断行业)、央企本部、省管及市管(地级市)企业本部。
 
  期限方面,相比于此前多在1-3年的还款期限,目前,多家银行消费贷的期限选项已经覆盖了3-5年黄金周期,甚至部分银行表示“等额本息最长5年-7年”。
 
  低息狂欢埋隐患,套利者盯上利率倒挂空间
 
  回升利率、提额、延期、降门槛,消费贷目前趋势大致如此。
 
  背后原因不难理解,刺激信贷需求、扩大信贷投放,助力扩内需、促消费,同时有扼制止套利风险。
 
  苏商银行特约研究员武泽伟表示,如果低利率消费贷曾与房贷形成“利率倒挂”,部分消费者可能通过消费贷置换房贷或流入股市、理财市场。上调利率后,套利空间被压缩,可以有效避免产生金融风险。
 
  在当前首套房贷平均利率约为3.3%,二套房利率普遍在3.8%大背景下,低至2.58%的消费贷利率难免成为部分房贷人士的“套利工具”。在社交平台,相关套利咨询贴甚至实操教程贴比比皆是。也有银行客户经理对搜狐财经表示,据他观察,“现在房贷利率不高,借出来投资的比较多”。
 
  此外,武泽伟认为,上调消费贷利率也有缓解银行净息差压力的考量。2024年末,我国商业银行净息差已降至1.52%的历史低点,导致银行盈利能力面临巨大挑战,消费贷利率上调至3%以上,有助于改善银行盈利结构,助力银行长期稳健经营。
 
  素喜智研高级研究员苏筱芮也认为,消费贷贷款利率不断下探会导致利率端的无序竞争,使得机构过于注重眼前利益而忽视长远发展,也存在被“套利者”盯上乃至“组团套利”的风险。
 
  她表示,银行消费贷领域的净利润与息差、资产质量等多个指标有所关联。后续,机构需要基于当前的监管风向,认真评估产品定价的合理性与可持续性,对消费贷产品面向的客群制定合理准入门槛,在盈利与资产质量、监管导向之间取得适度平衡。
 
  目据最新年报数据,已有银行出现消费贷款不良率的大福上升。如至2024年末,渤海银行个人消费贷款的不良率高达12.37%,较上年末的4.4%大幅增加接近8个百分点,带动个人贷款不良率攀升至4.15%。
 
  交行1500亿增量领跑消费贷,平安银行走向“瘦身”
 
  在行业的激烈竞争下,2024年,上市银行消费贷规模再迎大幅增长。
 
  据搜狐财经统计数据,截至2024年末,20家已披露消费贷最新数据的上市银行共发放消费贷款4.25万亿元,较2023年末增长6251.65亿元、增幅17.26%。
 
  其中10家银行消费贷增速超过10%,交通银行增速最高、超过了90%;重庆银行、郑州银行、农业银行年规模增速分别达50.58%、38.95%和38.03%。
 
  截至2024年末,交通银行个人消费贷款规模3302.6亿元,同比增长90.44%、增幅达到1568.37亿元,拿下了增速、增幅双料冠军,带动个人贷款年增速超过11%。
 
  业绩会上,交通银行副行长周万阜曾表示,去年交行零售贷款增量约占全部贷款增量的四成,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。同时,周万阜表示,对交行2025年零售贷款也有积极预期,即零售贷款的增量要高于去年,零售贷款的占比还要进一步提升。
 
  农业银行、建设银行2024年消费贷款增量也在千亿元以上,工行为929亿元。农行在年报中表示,由于其聚焦汽车、家电、家装等以旧换新及养老、教育、旅游等热点领域,持续加大消费信贷投放力度。
 
  邮储银行数据披露口径较其他机构略有不同。其将个人住房贷款及个人其他消费贷款并称为“个人消费贷款”。其中个人其他消费贷款期末规模为6138.53亿元,同比增长17.88%、增幅931.03亿元。年报中,邮储银行表示,“紧抓绿色低碳消费、以旧换新发展机遇,加大多元消费等领域信贷支持力度”。
 
  统计数据显示,消费贷款规模在3000亿元以上的银行中,平安银行为唯一一家消费贷规模收缩的机构。截至2024年末,平安银行消费性贷款余额较上年末减少13.0%至4746.63亿元,降幅706.28亿元。
 
  作为一家“坚持零售战略定位不动摇”的银行,这一数据背后其实是平安银行战略转型的体现。“逐步降低了高利差、高风险产品的比例,转向更加稳健的产品结构。”平安银行行长冀光恒在业绩会上表示。
 
  此外,2024年度,浙商银行、张家港行、渝农商行、青岛银行、无锡银行也对消费贷款规模进行了压降。

相关热词搜索:利率 银行 消费贷 交行

上一篇:消费贷强劲增长,背后有三重逻辑
下一篇:最后一页

评论排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