江南农村商业银行:贷款余额突破3000亿元
2022-10-21 13:21:59   来源:金融时报   评论:0 点击:

  近年来,江南农村商业银行在江苏省联社、常州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,在人行、银保监等部门的监管支持下,牢记金融职责使命,坚守主责主业,全力服务乡村振兴战略,不断加大支农力度,着力将发展重心和目标
  近年来,江南农村商业银行在江苏省联社、常州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,在人行、银保监等部门的监管支持下,牢记金融职责使命,坚守主责主业,全力服务乡村振兴战略,不断加大支农力度,着力将发展重心和目标聚焦实体经济和中小微企业,不断提升金融服务质效,各项业务稳步迈上健康发展轨道,全力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。日前,该行各项贷款余额突破3000亿元大关,达3000.54亿元,是成立之初的6.98倍,比年初增加324.62亿元,增幅12.13%。稳居常州市银行类同业机构、江苏省农信系统第一,也是江苏省农信系统内首家贷款突破3000亿元的法人机构。
 
  坚守定位始终不忘服务“三农”根本
 
  作为为农而生、因农而兴的金融机构,江南农村商业银行不断适应农村金融市场需求,主动融入乡村振兴战略,出台金融服务方案、设立专业服务机构、建立专门服务机制、制定专项支持政策,更好地满足乡村振兴多样化、多层次的金融需求。至9月末,涉农及小微企业贷款余额2039.3亿元,比年初增加284.54亿元,增幅16.22%,占全行贷款总增量的87.66%。
 
  党建共建,共谋发展。始终在党建引领战略发展方向上聚力用劲,强化党委领导力建设,把党委的决策落实到经营计划和发展战略之中。按照“党建引领、结对共建、普惠金融”的原则,深化外联外拓,陆续与武进、新北、金坛等常州市辖内5区1市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,以“政策+金融”激活农村地区经济发展内在效能。先后与常州市发改委、工信局、工商联、地方金融监管局等20多家部委办局开展结对共建,并与本地6大平台单位达成战略合作,持续扩大党建朋友圈,总体实现了区域内政府机关、主要企事业单位党建共建全覆盖,不断将党的政治优势、组织优势转化为金融服务效能。以“党建领航、金融惠农”行动为原点,与全市33个乡镇建立良好的乡村振兴战友关系,一方面主动“请出去”,共同开展党建联学、红色主题教育活动,拉近距离、增强联系;另一方面积极“走进去”,加强对各级党政机关拜访交流频次,当好“金融惠农指导员”,实现金融服务向重点区域下沉、金融资源向乡村一线倾斜。2022年以来,该行各级党组织已与150多个外部党组织签约结对,共同开展党建活动180余次。积极响应建设水西村红色美丽村庄的号召,建立红色金融历史展馆,因地制宜打造水西村特色金融服务,共同参与党群服务阵地建设,展馆内增设“农村普惠金融支付服务”板块,提供小额取款、便民缴费、查询转账、远程业务办理等服务,将传播红色金融知识和金融便民服务相结合,把金融担当落到实处。
 
  金融活水,精准滴灌。将产业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出发点,紧紧围绕常州市乡村振兴产业发展规划,立足地方特色资源禀赋,全力助推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。推进“阳光信贷”迭代升级,将其打造成服务乡村振兴的“一号工程”,把“金融水龙头”接入农村地区千家万户,努力实现“绝大多数农户都有江南农商行授信”的目标,通过推进“整村授信”,将各行政村打造成一个个“信用共同体”,加大对乡村振兴重点主体和领域的信贷投放力度。至9月末,“一起富阳光贷”申请总客户数68.25万户,通过29.22万户,授信总额167.18亿元,有余额客户4.84万户,用信余额79.74亿元。另外,积极延伸农业产业链,将专业合作社、家庭农场、农业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作为支农重点。至9月末,家庭农场贷款余额3.87亿元,农业龙头企业贷款余额2.62亿元。积极推广“乡村振兴贷”产品,大力支持农村农业基础设施建设、环境整治、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等产业,现已累计投放21.75亿元。
 
  便民惠民,优化服务。“数字农商行”的建设也正成为该行深耕普惠金融、服务乡村振兴的“推进器”。重点打造“普惠金融服务站”品牌,基本上构建起“基础金融服务不出村、综合金融服务不出镇”的服务体系。至目前,该行共有普惠金融服务点1237个,主要集中在武进、新北、金坛、溧阳等地偏远地区,覆盖金融空白区,按“设备布放差异化,远程服务视频化,选址布局合理化,运营管理规范化”四步协同的提升策略,实现了“综合性、一站式、多功能、全方位”的便民服务。便民点负责人通过助农终端或者助农POS设备为农户提供小额助农取款、社保代缴、转账汇款、余额查询、明细查询、兑换零钱等服务。今年以来,普惠金融服务点支付业务合计255.37万笔,累计交易金额25.29亿元。充分利用科技研发优势,与地方医保部门深入合作,在医保电子凭证合作的基础上,扩展医保费用支付渠道,共建就医信用体系和药店经销存监管平台,推进医保业务线上办、码上办、就近可办,延伸医保公共服务 15 分钟服务圈,共建就医信用体系和药店经销存监管平台,推进医保业务线上办、码上办、就近可办。目前已与常州医保局合作推出“医保信息查询、异地就医备案、参保凭证打印”3大类14项医保常规服务,打通医保服务和参保群众的“最后一米”。值得一提的是,近年来,江南农村商业银行持续强化消费帮扶,积极探索创新支农金融服务模式,以新媒体为载体,打造“互联网+生活平台+消费帮扶”的服务模式,通过直播带货、商户合作等方式,进一步拓宽特色农产品销售渠道,促进农民增收致富。“金融惠农干部带货直播”活动,累计观看人数达到3.2万人次,助农下单2302笔,总交易金额16.45万元。
 
  精准发力争做服务实体的排头兵
 
  回归实体本源,既是转型发展的要求,又是社会赋予的担当。作为常州本地银行,紧紧围绕常州“532”发展战略,通过加大投放、调优结构、优化服务,有力推动了地方经济发展。
 
  与“产业发展”相融合。践行金融为民的初心使命,重点支持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、制造业强链补链、工业企业绿色升级等方面,不断加大对医疗器械、新能源、新材料、智能装备、人工智能、轨道交通等产业的扶持力度与广度,靶向发力,打通产业链堵点、补齐短板,形成集群发展,助力常州打造长三角产业中轴,构建国际化智造名城。至9月末,本地制造业贷款余额706.93亿元,比年初增加66.45亿元,地方金融主力军地位持续得到彰显。加快推进数字化转型,综合运用税务、社保、通信、征信以及行内数据资源,创新信用和“类信用”贷款产品,提高金融支持的精准度,满足客户差异化融资需求,推广运用“常信贷”“增信保”等增信促融产品,既用数据为企业赋能,又用数据为企业征信,提供更高效率、更低成本的信贷支持,至9月末,“常信贷”产品余额4.55亿元。扎根本土,积极发展绿色金融,服务国家“双碳战略”,有力推进常州绿色产业提质增效,助力常州“生态中轴”建设,推出“环保贷”“苏碳融”、绿色金融债券等绿色金融产品,加大对节能减排、清洁能源、污染防治等领域的投入,积极提升绿色金融综合服务能力,为常州绿色产业发展提供动能。至9月末,绿色金融贷款余额49.66亿元,较年初增加23.24亿元,增幅87.96%。推出常州市首个助力“智改数转”行动计划的专项信贷产品—“智改数转贷”,助力工业企业加快“智改数转”步伐。“智改数转贷”自6月份推出以来,已投放7户,金额2800万元。
 
  探索供应链金融,创新金融服务。启动供应链生态圈模式,深入推进“供应链金融”发展,做足产业链条,走行业化、专业化、特色化发展之路。以下沉核心企业标准创新服务模式。通过下沉核心企业标准,以行业龙头、三星四星企业、优质信贷客户作为融E链生态圈核心企业,同时生态圈不再局限于货物贸易链属供应商,以核心企业为基点向供应链、资金链、服务链的全生态发散。以大数据建模促进产品创新。“信易融”产品首次实现对公条线客户模型准入的授信模式,实现了授信流程线上化、用信模式自动化的重大突破。同时,“信易融”业务通过构建供应链金融风控模型体系,结合产业链数据,解决了传统上游融资确权难的问题,降低客户准入门槛。围绕智能制造、汽车零部件等重点行业,通过行业重点企业切入,形成良好的集群和示范效应。以供应链思维加快业务发展。“链”动项目建设、“链”选客户名单、“链”式内外协同。优选重点行业、重点客户和重大项目,推出适用性强的新型供应链产品和行业授信方案;针对地方国企、行业龙头民营企业等客群大力拓展核心企业,实施“白名单”管理机制。建立健全“支行+部室”的协同配合机制,共同推动供应链业务高效稳健开展。目前,已认定核心企业132家,链上企业8295家,主动预授信金额134.2亿元。链上企业用信1052户,新增用信金额21.3亿元。
 
  扶持助力科创企业发展。积极响应“大众创业、万众创新”的号召,充分发挥满足科技型中小企业信贷服务载体作用。搭建科技金融组织架构,先后成立了高新区科技支行、西太湖科技支行和中关村科技支行,建立特色支行权限、特色审批流程、特色服务团队、特色合作渠道、特色金融产品、特色风险容忍等“六大特色”管理模式。通过运用特色金融政策、金融工具,创新性整合政府、企业、市场、中介等主体资源,搭建多元化的金融服务体系,力求解决科技型中小企业“轻资产,融资难”的问题,推动科技型企业的产业化和市场化。积极探索为科技型企业设计一揽子金融服务方案,加快从传统信贷业务转型顾问服务业务,覆盖初创到成熟整个过程,包括财务、审计、法律、券商等“一站式”中介服务,如信息中介、IPO发行、资产重组、私募股权的财务顾问等,帮助企业规划未来发展。至9月末,科技企业贷款余额213.27亿元,较年初新增13.27亿元,增幅6.64%。
 
  强化服务练好普惠金融服务内功
 
  数字经营,打造核心竞争优势。顺应数字化发展趋势,明确将数字化作为战略方向,持续加大数字化投入,每年科技投入超4亿元,在建系统469个,为产品和系统提供外部数据API调用1082.55万次,研发人员超1200人。持续推动数字化银行能力建设,打造企业级数字化平台,不断探索区块链、人工智能、云计算等金融科技的底层技术,并在运营管理、服务模式、风险控制、产品设计等方面应用和创新,着力提升金融服务数字化、智能化水平,为更多客户提供差异化和个性化的金融服务。重点围绕医疗、市政、校园、社区等服务场景,以“场景化+平台化”加快推动金融服务全面融入百姓的衣、食、住、行、医、教,突破传统银行服务空间、时间和资源限制,构建“数字+场景+服务”的开放银行生态。目前,该行建设了智慧医疗、智慧食堂、智慧校园等多个细分场景银行以及“江南好生活”等本地知名生活圈银行。“智慧医疗”在常州市一级及以上医院覆盖率超90%;“智慧商超”接入本地连锁超市门店数量160余家,日均结算4万余笔、日均结算资金超200万元;“智慧学校”已接入152家学校,服务近20万家庭,实现收费23.49万笔7.58亿元。
 
  构建数字化产品矩阵。立足于“零售立行”发展战略,坚持将金融科技与业务产品实现深度融合,围绕普惠客群“短、小、频、快”的资金需求,不断丰富数字化产品体系,加大已上线成熟产品和服务的推广运营。目前,该行数字产品已经涵盖个人、小微、信用卡、公司业务等多种信贷服务场景,形成了架构完整、层次清晰的线上产品体系。另外以“江南好生活、连我合伙人、江南理财”等小程序来弥补传统普惠金融渠道布局的不足,与手机银行、网银、微信银行等形成交叉互补的全渠道体系,搭建了包含支付结算、财富管理、信贷融资为一体的综合金融服务方案,初步探索出规模化服务普惠小微客群的方法论。特别是今年,该行在企业融资上实现重大突破,在江苏省内率先上线了电子营业执照、云信贷企业在线查征信功能,并推出“融E链”小程序,打通了企业在线查征信、在线申请贷款、企业在线提款在内的所有线上“堵点”,大大提升了自动化审批率和审批时效。
 
 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。设立普惠信贷专项额度,确保小微贷款应放尽放,为3万多户小微企业畅通融资渠道、保持健康发展保驾护航。用好绩效考核“指挥棒”。在年度各级机构经营管理绩效考核评价中,设置“两增两控”、普惠涉农贷款等考核指标,引导各级分支机构切实服务小微企业。加大激励力度。针对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,加大内部资金转移定价减点优惠力度,同时配置小微企业贷款专项奖励费用,用于小微金融营销服务。在让利企业的同时,增加支行的贷款收入和营销费用,充分调动各级机构和人员服务小微企业的积极性。建立尽职免责机制。制定小微企业授信业务尽职免责实施细则,建立并明确对分支机构和基层人员的尽职免责认定标准和免责条件,并将授信流程涉及的人员全部纳入尽职免责评价范围,有效促进相关从业人员敢于服务小微企业。
 
  下一步,该行将持续发挥金融服务乡村振兴“主办行”作用,用好用活自身资源、服务等优势,为各类市场主体提供全方位、多层次、有温度的金融服务,为助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、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新的更大力量。

相关热词搜索:江南农村商业银行 贷款

上一篇:陵城区:“农担贷”让农民融资“快、顺、简” 为乡村振兴注入“金融活水”
下一篇:“坐着办”变“上门办”“主动办”!九江市创业担保贷款服务前移助企发展

评论排行